咨询热线
0551-64244119 158551371191、为什么设置避难层?
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一旦遇有火灾,要将建筑内的人员完全疏散到室外比较困难。加拿大有关研究部门试验数据显示,使用一座宽1.10米的楼梯,将一 栋30层建筑的人员,按每层240人计算,疏散到室外大约需要78分钟,即便使用两座同样宽度的疏散楼梯,也需要将近40分钟,显然要将人员在尽短的时间 里疏散到室外,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规定:高度超过1OOm的公共建筑,应设 避难层或避难间。
2、如何实现避难功能?
首先,避难层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置,我国《高规》规定:自高层建筑首层至******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主要考虑到,如果15层以 下发生火灾时,集聚在第15层左右的避难层人员,不能再经楼梯疏散,可由云梯车将人员疏散下来。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经配有50米高的云梯车,可满足十五层 高度的需要。北京已经配备了100米高的云梯车。
其次,避难层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我国《高规》规定: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要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确保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 下。主要考虑到,发生火灾后,进入避难层的入口,如没有必要的引导标志,处于极度紧张的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因此,防烟楼梯间宜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 层断开通过避难层,以便需要进入的人能尽早进入避难层。
此外,避难层还设置了相应消防设施和设备,比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独立的防烟系统、消防电梯、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供电 时间不应小于1小时,照度不应低于1勒克斯)等。避难层的净面积要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宜按每平方米5人计算。
3、人员如何有效利用避难层逃生和自我保护?
首先,要定期对避难层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避难层的各类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避难层不能挪作他用。
其次,每个使用高层建筑的人员要提高自身消防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在高层建筑内日常办公的人员,要了解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参 加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临时进入高层建筑的人员也要及时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离自己较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确保 发生火灾后较快进行疏散。
较后提示一点,避难层并不是******安全的场所,它受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限制。因此,如果火灾发生在避难层以上的楼层,在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尽快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区。
扫一扫查看手机站
全国服务热线
0551-64244119